預計短期純堿價格延續偏強震蕩:國海良時期貨8月22午評

時間:2023-08-22 12:07:27 來源: 國海良時期貨


■股指:A股市場整體情緒較差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外部方面:美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納指漲%,標普500指數漲%,道指跌%。

2.內部方面:股指市場整體繼續弱勢調整,市場日成交額進一步縮量跌破7千億規模。漲跌比較差,僅1300余家公司上漲。北上資金大幅凈流出超65億元。行業方面,機場行業表現較弱。

3.結論:股指在估值方面已經處于長期布局區間,眾多政策出臺支撐未來經濟預期收益,股指市場近期表現強勢。

■滬銅:區間運行

1.現貨:上海有色網1#電解銅平均價為68940元/噸(+80元/噸)

2.利潤:進口利潤+元/噸

3.基差:上海有色網1#電解銅現貨基差405(-95)

4.庫存:上期所銅庫存39228噸(-13687噸),LME銅庫存95325噸(+3125噸)。

5.總結:美聯儲再次加息25基點,總體振幅加大,短期強勢,壓力位69500-71400,仍然區間操作思路,目前區間在67000-69500,跌破將去往65000。

■滬鋅:滬鋅重回區間震蕩

1.現貨:上海有色網0#鋅平均價為20310元/噸(+130元/噸)。

2.利潤:精煉鋅進口虧損為-元/噸。

3.基差:上海有色網0#鋅升貼水140,前值160

4.庫存: 上期所鋅庫存53926噸(-9143噸),LME鋅庫存145550噸(-425噸)。

5.總結: 美聯儲加息25基點,供應增加確定性強,下游各需求高位持穩。期價反彈區間在19700-20500,目前重回區間。

■工業硅:

1.現貨:上海有色通氧553#硅(華東)平均價為13650元/噸,相比前值上漲50元/噸;上海有色不通氧553#硅(華東)平均價為13300元/噸,相比前值上漲0元/噸,華東地區差價為350元/噸;上海有色421#硅(華東)平均價為14500元/噸,相比前值上漲0元/噸;

2.期貨:工業硅主力價格為13625元/噸,相比前值上漲75元/噸;

3.基差:工業硅基差為-325元/噸,相比前值下跌95元/噸;

4.庫存:截至8-18,工業硅社會庫存為萬噸,相比前值累庫萬噸。按地區來看,黃埔港地區為3萬噸,相比前值累庫萬噸,昆明地區為萬噸,相比前值累庫萬噸,天津港地區為萬噸,相比前值降庫萬噸;

5.利潤:截至7-31,上海有色全國553#平均成本為13665元/噸,對比上海有色553#均價的即時利潤為-251元/噸;

6.總結:從基本面上看,當前供需雙弱,硅價受成本支撐表現為向上弱修復。供應端步入豐水期,開工存修復預期。而三大下游中目前僅有多晶硅企業產量持續增長,整體需求增量不及供應端,對硅價上行的支撐力度較低,基本面利空情況較為明顯。短期來看,當前國內經濟環境尚可,決定了硅價不會流暢下跌,且大廠挺價,或在13500元/噸的資金面博弈線上表現出相應韌性。長期來看,要解決產能過剩問題還需看到供應端減產達到一定規模,給與成本價下方2000元/噸的虧損,底部為11000-12000元/噸。

■雙鋁:

1.現貨:上海有色A00鋁錠()現貨含稅均價為18600元/噸,相比前值上漲80元/噸;上海有色氧化鋁價格指數均價為2912元/噸,相比前值上漲0元/噸;

2.期貨:滬鋁價格為18490元/噸,相比前值上漲90元/噸;氧化鋁期貨價格為2922元/噸,相比前值上漲27元/噸;

3.基差:滬鋁基差為110元/噸,相比前值下跌10元/噸;氧化鋁基差為-10元/噸,相比前值下跌27元/噸;

4.庫存:截至8-21,電解鋁社會庫存為萬噸,相比前值上漲萬噸。按地區來看,無錫地區為萬噸,南海地區為萬噸,鞏義地區為萬噸,天津地區為萬噸,上海地區為萬噸,杭州地區為萬噸,臨沂地區為萬噸,重慶地區為萬噸;

5.利潤:截至8-15,上海有色中國電解鋁總成本為元/噸,對比上海有色A00鋁錠均價的即時利潤為元/噸;截至8-21,上海有色氧化鋁總成本為元/噸,對比上海有色氧化鋁價格指數的即時利潤為元/噸;

6.氧化鋁總結:在需求端復產、成本抬升預期等因素的作用下,近月供應相對過剩問題有所改善,價格受到市場情緒與基本面雙支撐。但短期內需求的增加并不能真正意義上緩解供需錯配的局面。氧化鋁供應彈性遠遠強于電解鋁,產能的絕對過剩始終存在隱患,即利潤空間的打開將會受到氧化鋁供應快速增長的影響而迅速關閉,價格難以維持上漲趨勢,中長期來看逢高沽空是較為優先的選擇,需持續關注行業政策的變化。

7.電解鋁總結:全年看空,走勢或為震蕩下行。向下最低給與17000元/噸的支撐,主因為成本支撐坍塌,預焙陽極價格下調后行業成本將接近16000元/噸,對應當前盤面利潤接近2300元/噸。在產業鏈上下游中并不平衡,合理利潤估值在1000元/噸。反彈最高點給與18500元/噸的估值,主因為當前滬鋁呈現反常back結構,近月強于遠期,隨著月間收縮將回歸正常con結構,且月差目前處于近三年高位,價格向上無支撐。18000元/噸仍是重要的資金博弈線,低庫存支撐下短期可逢低做多,長周期盤面做空。

■玻璃:新一輪補庫接近尾聲

1. 現貨:沙河市場-河北望美浮法玻璃5mm大板白玻市場1988元/噸,華北地區主流價元/噸。

2. 基差:沙河-2301基差:324元/噸。

3. 產能:玻璃日熔量168010萬噸,產能利用率82%。開工率81%。

4. 庫存:全國企業庫存萬重量箱,沙河地區社會庫存256萬重量箱。

5.利潤:浮法玻璃(煤炭)利潤455元/噸,浮法玻璃(石油焦)利潤709元/噸,浮法玻璃(天然氣)利潤425元/噸。

6.總結:新一輪補庫接近尾聲,下游采買積極性轉弱。近日現貨交投氣氛轉淡,小部分業者心態不穩,但原片廠家多持穩價護市心態,預計本周價格多數持穩。

■純堿:現貨偏強

1.現貨:沙河地區重堿主流價2250元/噸,華北地區重堿主流價2300元/噸,華北地區輕堿主流價2200元/噸。

2.基差:沙河-2301:412元/噸。

3.開工率:全國純堿開工率,氨堿開工率,聯產開工率。

4.庫存:重堿全國企業庫存萬噸,輕堿全國企業庫存萬噸,倉單數量0張,有效預報217張。

5.利潤:氨堿企業利潤元/噸,聯堿企業利潤元/噸;浮法玻璃(煤炭)利潤455元/噸,浮法玻璃(石油焦)利潤709,浮法玻璃(天然氣)利潤425元/噸。

6.總結:國內純堿市場穩中上漲,現貨供應偏緊,下游需求良好。企業庫存低位,下游需求支撐,詢單積極,適當補庫。貨源偏緊下,預計短期純堿價格延續偏強震蕩。

■PP:進口成本上升

1.現貨:華東PP煤化工7350元/噸(+0)。

2.基差:PP01基差-280(-56)。

3.庫存:聚烯烴兩油庫存65萬噸(+3)。

4.總結:現貨端,因PP部分品類海外減產,進口成本上升,市場流通資源偏緊,但PP下游新增訂單并未明顯放量且原料采購需求并未出現根本逆轉。在盤面加速拉漲的同時,基差再次迎來承壓,上下游利潤方面,聚烯烴自身利潤在聚烯烴自身價格拉漲同時,得到修復,但下游制品利潤重新走弱。從基差以及上下游價差來看,目前盤面上漲更多在交易預期轉好而非現實供需轉好,供需預期轉好更多還是在交易未來供應縮減的預期,而非需求增長的預期。

■塑料:國產供應有縮量預期

1.現貨:華北LL煤化工8150元/噸(+50)。

2.基差:L01基差-202(-0)。

3.庫存:聚烯烴兩油庫存65萬噸(+3)。

4.總結:現貨端,國內石化庫存延續低庫存運行,挺價意愿較強,終端工廠訂單跟進有限,開工變化不大,按需采購居多。供應縮減的預期來源于兩方面。一是PE進口方面, 伊朗BCCO工廠發布不可抗力初步通知,非標長約減量,受此影響非標價格上漲,帶動市場對于后續進口縮減預期。二是國產供應尤其是PP存量裝置方面,因前期生產利潤大幅壓縮,尤其是起到關鍵供應邊際變量的PDH裝置,開工率在9月開始可能會出現大幅下滑,國產供應也有縮量預期。

■原油:倉單回落至600萬桶以下

1. 現貨價(滯后一天):英國布倫特Dtd價格美元/桶(-),俄羅斯ESPO價格美元/桶(+)。

2.總結:7月開始,內盤SC原油價格表現明顯強于外盤,內外盤油價普漲時SC上行斜率更陡峭,外盤油價出現明顯回調時內盤SC橫盤震蕩整理。在盤面表現強勢的背后,可以看到從7月開始,SC的理論交割成本大幅高于SC主力和次主力,這就導致多頭可以直接去接倉單,相應的國內SC倉單大幅注銷,從1200萬桶附近迅速回落至600萬桶以下。未來想要看到這一現象的緩解,需要看到SC理論交割成本逐步回落至主力和次主力價格附近。

■豆粕:氣象模型顯示美豆產區干燥再襲

1.現貨:張家港43%蛋白豆粕4890(+140)

2.基差:01張家港基差844(+142)

3.成本:10月美灣大豆CNF 587美元/噸(+7);美元兌人民幣(-)

4.供應:中國糧油商務網數據顯示, 第33周全國油廠大豆壓榨總量為萬噸,較上周減少萬噸。

5.需求:8月18日豆粕成交總量萬噸,較上一交易日增加萬噸;其中現貨成交萬噸。

6.庫存:中國糧油商務網數據顯示,截止到2023年第32周末,國內豆粕庫存量為萬噸,較上周的萬噸增加萬噸。

7.總結:NOAA天氣模型顯示未來兩周美豆大部分產區或迎來少雨天氣,再給市場帶來單產預期擾動。上方空間關注美豆11月合約在1450美分位置壓力。國內油廠買船進度有所上趕,近期壓榨亦回升明顯。下游經過主動補庫提貨需求或邊際走弱。USDA周度作物報告顯示,美國大豆開花率為94%, 此前一周為90%,五年均值為92%;優良率為59%,市場預期為55%,此前一周為54%,去年同期為58%;結莢率為78%,去年同期為72%,此前一周為66%,五年均值為75%。

■棕櫚油/豆油:產地報價短期或趨穩

1.現貨:24℃棕櫚油,天津7990(+60),廣州7810(+50);山東一級豆油8790(+60)

2.基差:01,一級豆油644(+42);01,棕櫚油江蘇170(+16)

3.成本:9月船期印尼毛棕櫚油FOB 885美元/噸(0),9月船期馬來24℃棕櫚油FOB 880美元/噸(+);10月船期美灣大豆CNF 587美元/噸(+7);美元兌人民幣(-)

4.供給:SPPOMA數據顯示,2023年8月1-2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環比增長%。油棕鮮果串單產環比增加%,出油率環比增長%。

5.需求:ITS數據顯示,馬來西亞8月1-20日棕櫚油產品出口量為827,975噸,較上月同期的754,214噸增加%。

6.庫存:中國糧油商務網監測數據顯示,截止到2023年第32周末,國內棕櫚油庫存總量為萬噸,較上周的萬噸增加萬噸。國內豆油庫存量為萬噸,較上周的萬噸增加萬噸,環比增加%。

7.總結:SEA數據顯示,印度7月棕櫚油進口較前月跳增至108萬噸,創下七個月內最高水平,因棕櫚油較競爭食用油的貼水擴大,促使煉油商增加采購。馬棕靜態庫消比中性偏低,或使產地報價趨穩。人民幣大幅走貶或在一定程度上支撐內盤商品價格。國際豆棕差位置中性。近期棕櫚油進口利潤仍虧損明顯。國內未來旺季需求改善預期仍在。內盤棕櫚油或有估值上修機會。

■棉花:等待企穩

1.現貨:新疆17943(-70);CCIndex3218B 18011(-1)

2.基差:新疆1月998;3月1203,5月1258;9月808;11月818

3.生產:USDA8月報告調減美國產量預估,主要是因為干旱影響

4.消費:國際情況,USDA8月報告環比調增,主要來源于孟加拉和中國。

5.進口:2023/24產季全球貿易量預計復蘇明顯,8月平衡表繼續恢復。

6.庫存:市場進入8月保持淡季,開機率邊際回落,原料和成品庫存有所積累。

7.總結:宏觀方面,美國市場進入加息尾聲階段,但宏觀壓力仍然存在,但基本面預期始終向好。國內市場,產業鏈進入淡季,當前上游建庫和下游去庫告一段落。輪儲和進口配額量靴子落地,基本符合前期預期,關注點繼續回到新產季供需預期,期待新的金九銀十來臨。

■白糖:現貨價格繼續上調

1.現貨:南寧7390(50)元/噸,昆明7055(15)元/噸,倉單成本估計7357元/噸

2.基差:南寧1月415;3月509;5月534;7月582;9月312;11月374

3.生產:巴西7月下半產量繼續大量兌現,印度和泰國繼續遭遇干旱天氣。

4.消費:國內情況,需求進入階段性旺季。

5.進口:7月進口11萬噸,同比減少17萬噸,船期到港普遍后移,按照船期推算,預計三季度總量不超過100萬噸,同比減少50萬噸。預拌粉6月大量進口超20萬噸。

6.庫存:7月159萬噸,同比減少120萬噸,不足以滿足旺季需求,需要其他供給來源彌補。

7.總結:巴西進入壓榨高峰,產量大量兌現,國際貿易流緩解緊張,原糖期貨上行趨勢減弱。國內7月庫存均創歷史低位,三季度進口逐漸到港,疊加國儲糖輪儲,現貨基本面遇到需求旺季,需求驅動開始顯現。

■花生:開端供給偏緊

0.期貨:2311花生10380(24)

1.現貨:油料米:9200

2.基差:11月:-1180

3.供給:結轉商庫存同比往年較少,南方新花生少量上市,總量暫時不大,新年度春花生種植面積減少,新舊產季供給端銜接可能有空缺。

4.需求:市場需求即將進入傳統旺季,期待下游需求驅動顯現。

5.進口:進口米總量同比減少,后期到港逐漸減少。

6.總結:目前新花生開始上市,觀察新花生上市的節奏。近期市場進入八月備貨季節,觀察需求驅動的強弱。

■玉米:短期60日線止跌企穩

1.現貨:港口南漲北跌。主產區:黑龍江哈爾濱出庫2600(0),吉林長春出庫2750(0),山東德州進廠3040(-10),港口:錦州平倉2820(-10),主銷區:蛇口2920(20),長沙2940(0)。

2.基差:錦州現貨平艙-C2311=167(-18)。

3.月間:C2309-C2401=166(8)。

4.進口:1%關稅美玉米進口成本2145(15),進口利潤775(5)。

5.需求:我的農產品網數據,2023年33周(8月10日-8月16日),全國主要149家玉米深加工企業(含淀粉、淀粉糖、檸檬酸、酒精及氨基酸企業)共消費玉米萬噸(-)。

6.庫存:截至8月16日,96家主要玉米深加工廠家加工企業玉米庫存總量萬噸(環比-%)。18個省份,47家規模飼料廠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截至8月17日,飼料企業玉米平均庫存天(-%),較去年同期下跌%。截至8月11日,北方四港玉米庫存共計萬噸,周比-萬噸(當周北方四港下海量共計萬噸,周比+萬噸)。注冊倉單量35046(-772)手。

7.總結:北美產區天氣改善,巴西出口速度正常,外盤玉米價格重回前低。國內陳作在低庫存支撐下暫時保持堅挺,新季生產面臨主產區強降雨天氣考驗,但實際減產程度仍需觀察,若無實質性影響,不改新季供應進一步寬松預期。盤面主力換至11月合約,前期反彈至2770一線,意味著高于新季種植成本,短期利多交易充分后,市場重回寬松憂慮,期價回落,跌至2600對應低于種植成本及大基差,估值偏低,目前來看2600關口疊加60日線支撐暫止跌企穩。

■生豬:二育暫退 重回平穩供需

1.生豬(外三元)現貨(元/公斤):局部漲跌互現。河南16900(100),遼寧16400(-100),四川16600(0),湖南17200(0),廣東18100(-100)。

2.豬肉(元/公斤):平均批發價(-)。

3.基差:河南現貨-LH2311=-140(-285)。

4.總結:本輪二育入場規模并未繼續擴大,市場重回自身供需生豬現貨價格震蕩趨弱。8月可出欄量再度轉增,消費邊際改善但仍處淡季,除二育持續入場拉動外,沒有實質性供應緊缺的驅動,因此二育動向仍是關鍵,一旦二育停止,價格回調可能很大,當然,價格重心預計不會回到此前低位水平。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加入我們 廣告服務 網站地圖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4-2022 www.lun7777.cn

如有意見請與我們聯系 郵箱:317 493 128 @qq.com

粵ICP備2022077823號-5    信息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