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大王變老賴!曾揚言“造世界上很好的空調”,如今卻重頭再來

時間:2023-08-10 09:35:14 來源: 手機網易網


在國內的空調市場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張瑞敏的腦,董明珠的嘴,何享健的胸,李興浩的手。細細分析,腦代表的是智慧,嘴代表著口才,胸代表著思想,而手則是快刀手的意思。

李興浩所創辦的志高空調,在鼎盛時期不僅成為了中國空調界的“四大巨頭”之一,而且銷量也吊打海爾,直追格力,一時風光無限。


(相關資料圖)

不過好景不長,也可以說志高空調命運多舛,真的是“成也快刀手,敗也快刀手”,在市場前景一片大好的時候,志高和格力、美的、海爾穩步向前的發展戰略截然相反,導致其業績一落千丈,市場份額也暴跌至1%,再加上消費者接連不斷的投訴,志高到最后也不得不摘牌退市,其創始人也淪為老賴,就連變賣家常也難自保,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實,志高空調創始人李興浩的經歷也可以用命運多舛來形容,他從農村出發,從事過各種職業,從販賣冰棒到經營飯館,再到經營絲帶工廠。隨后,李興浩敏銳地抓住了國內空調市場的機遇,毅然決然的進入了這個領域。

1992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李興浩同臺灣商人建立了合作關系,在資金鏈的支持下,志高僅用了兩年時間就建起了二十多個空調配套工廠。不過創業初期難免會經歷一些風風雨雨,后來,因為志高空調的銷量低迷,再加上臺灣投資商的突然撤資,導致志高一度陷入了破產的局面,最后還是李興浩憑借著自身的人脈和口碑,籌來了800萬元,這才化解了志高的危機。

自此之后,志高空調就仿佛是坐上了火箭一般,憑借著新產品在空調市場中一飛沖天。志高空調僅用了5年時間,就將銷量從1999年的20萬臺,提升至2004年的280萬臺。隨著銷量大幅度增長的,還有營收,志高自2006年至2008年,已經連續三年實現營收大幅度增長,分別達到了453.5億元、576.1億元、592.1億元。

在隨之而來的“家電下鄉”浪潮中,志高空調也抓住了機遇,憑借著超高的性價比贏得了農村市場的認可和喜愛。在2010年,志高的銷售額突破百億規模,闖入中國空調市場的第三名,達到了巔峰。

不過在接下來的發展過程中,志高卻因為決策失誤,開始走下坡路,也正是因為對核心技術的不重視,成為了壓垮志高的最后稻草。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家電的需求層次也越來越高,或許是嗅到了中國空調市場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也不斷涌入,導致整個家電市場陷入了“產能過剩”的局面,逐漸從價格產品上的競爭,轉向了技術創新和服務方面的競爭。

與此同時,美的、格力等知名空調品牌選擇了緊跟時代的潮流,在新技術的研發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格力甚至還設立了三個大型研究中心和數百個國家級實驗室。相比之下,志高在新技術上的投入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2013年志高的研發投入預算近8500萬元左右,還不及其總營收的1%。值得一提的是,在電商渠道上,奧克斯的異軍突起也再一次壓縮了志高的生存空間。

所以,志高失去了核心競爭力的優勢,慢慢的也就失去了在國內空調市場的份額。到2011年,志高的虧損已經超過了1400萬元,不過對此彼時還“家大業大”的志高來說,這點虧損確實不值得焦慮,隨后,李興浩也逐漸淡出了志高的日常管理。而志高的職業經理人過于專注市場宣傳,并沒有把重心放在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上。

2015年,志高的凈虧損已經高達6.9億,李興浩再度接手,并于第二年宣布志高將會重回行業前三,還定下了銷售額破千億的目標。然而,這并沒有阻止志高的頹勢。

2018年,志高空調銷售再次下滑21%左右。2019年,志高全資附屬公司股份出售,房產被變賣,這仍然沒能補上虧損的“窟窿”。到最后李興浩因為無法償還債務,于2021年被法院限制高消費,加入了“老賴”的行列。

歸根結底,志高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還是過于注重市場宣傳,而忽視了產品創新和技術研發。不過,2022年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志高四會生產基地重啟,至于能否在競爭理解的環境下存活下來,尚未可知。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步小童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加入我們 廣告服務 網站地圖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4-2022 www.lun7777.cn

如有意見請與我們聯系 郵箱:317 493 128 @qq.com

粵ICP備2022077823號-5    信息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