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美文(經典4篇)

時間:2023-08-06 12:44:20 來源: 互聯網


抗疫簡短句子 篇一

1.愿疫情早日結束,歲月靜好,你我安然!

2.抗病毒,大任務,做好安全每一步。


(相關資料圖)

3.碧云天,黃葉地,來日再見。

4.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聚會。

5.以更高的站位,更實的`舉措、更嚴的紀律和更細的責任,層層抓落實。

6.戴口罩,勤洗手,不給病毒有可乘之機。

7.病毒來襲莫放松,出門口罩不可少。

8.團結一心,疫情定可防。

9.你不聚,我不聚,人人齊把病毒拒。

10.今天野味吃得飽,明天病床要躺好。

11.新年宅家不出門,健康生活最溫馨。

12.親情友情保命要緊,不走不串,做個懶漢。

13.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守衛校園一方凈土。

14.不帶口罩亂集聚,家人含淚過頭七。

15.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16.聚餐就是找死,拜年就是害人。

17.少出門,不聚餐;勤洗手,勤通風。

18.要聽晚輩好言勸,不戴口罩全家嫌。

19.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凝聚起了眾志成城、攻堅克難的強大正能量。

20.年過年不串門,串門只串自家門。

21.當先鋒,作表率,打頭陣,站前線,上火線。

22.防疫有我,愛衛同行。

23.眾志成城、科學應對、群防群控、戰勝疫情。

24.是一場考驗,是一次淬煉。

25.勤快洗手,消毒殺菌,趕走病毒。

26.防控疫情,眾志成城;堅定信心,靜待花開。

27.平安是福,祈愿疫情早日結束。

28.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很快戰勝疫情的!中國加油!河北加油!

29.為患者們祈禱。

30.一場疫情,讓我明白,生命的重要,生命才是我們的無價之寶。

抗疫征文 篇二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劉有愛在聊天時要導入背景樂曲,媽媽是票友,最愛唱家鄉戲。和主治醫生約好時間后,即將開始和媽媽連線了。

劉有愛是一名網絡主播,每天通過網絡平臺“帶貨”,年紀輕輕賺上了錢。近段時間,她放下了手上所有的工作。每天要和遠在武漢的媽媽視頻聊天。這件事比天還大,有愛每次要做精心準備,今天設置的背景音樂正是折子戲《花木蘭》,唱的是花木蘭凱旋歸來,與家人歡聚的喜慶場面。

有愛的媽媽方菲,是市人民醫院感染科的一名醫生。春節期間,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方菲作為市醫院第一批援漢醫療隊員,奔赴武漢抗擊疫情第一線。

方菲醫療經驗豐富,馳援武漢后,接受醫院任務挑起擔子,擔任了重癥組組長。

起先,病人是越接越多,醫務人員應接不暇,方菲不怕苦不怕累,受到大家交口稱贊。不幸的是在一次治療過程中,方菲的防護服被一名煩躁的患者撕拉破損,感染上病毒!

有愛和她爸爸第一時間得知消息后,怔住了。有愛的爸爸劉明亮是醫院的心理醫生,知道新冠肺炎感染的風險性,疫情中心感染率更高,當時方菲要報名參加援漢醫療隊,父女倆均表明了擔憂。

方菲向家人敞開心扉,“小時候,我家里窮,村里人東湊西湊把我送進大學;在大學里,國家助學金幫助我完成學業,才使我擁有了現在穩定的職業和幸福的家庭。”“大學畢業時,我立下過誓言,有生之年我要做幾件有意義的事。現在有愛也長大了,是我實現誓言的時候了”。方菲的一席話讓父女動容,在家人的支持下,方菲在請戰書上按下了自己的紅手印。

“精忠報國,戰勝疫情”,方菲出征前和隊員們的錚錚誓言時時回響在耳畔,有愛向媽媽學習,抽空參加一些防控疫情的志愿者活動。

在武漢,媽媽會在下班時間和家人聊天,聊得最多的是戰“疫”。視頻中,媽媽已把養了多年的秀發剪了,自豪地稱短發為“戰斗發”。

方菲作為組長,以身作則,經常主動延長工作時間。重癥組工作量大,防護服罩得全身是汗,體力消耗很大。有一次,媽媽在視頻里說耳根痛,轉過頭叫女兒查看,耳根被口罩勒出了深深的紅痕,磨破了皮,有愛是心疼不已。后來有一次,聊著聊著,媽媽竟然累得睡著了。劉明亮就此減少了母女倆的聊天次數,讓愛人有更多的時間休息。

親情是神藥

如今,不幸的消息傳來,非常時期武漢封城,不能飛到親人身邊,父女倆心急如焚。

應家屬要求,媽媽的同事點開了媽媽的微信。劉有愛通過視頻見到了媽媽,兩三天不見,媽媽已經瘦了一圈,顯得很嬌弱。有愛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淚,爸爸也緊緊地抓住女兒的肩膀,強顏歡笑。

劉明亮知道,親人的情緒對病人影響很大,堅決不能讓另外一種病毒,心理恐慌病毒蔓延開來。那位患者就是焦慮引起抓狂,侵害了醫生。方菲久經戰場,首先鎮定了下來,打破了愁悶的場面,告知了病情:“我被感染,屬輕癥。通過氧療、免疫調節治療,能夠康復。”

下線后,有愛和爸爸商量:“我們不能眼巴巴地等待,我們也應該為媽媽做些什么?”爸爸的口氣更堅毅:“是的,我們一家三口人要并肩作戰,一個都不能掉隊,一個都不能少!”

晚上,劉有愛是輾轉反側夜不能寐。小時候,有愛喜歡摟著媽媽睡覺,喜歡問東問西,有愛問媽媽:“我為什么叫有愛啊?”媽媽說,“你出生那天,醫院里發生了一件事,感動了很多人。”媽媽娓娓道來:有個小朋友,遭遇了嚴重的車禍,大腦受損,一直昏迷不醒。孩子的父母親,每天用錄音筆錄讀兒子喜歡的故事,重復播放。堅持一個月后,終于喚醒了兒子。

醫院里,這件事馬上傳揚開來了。這天恰巧方菲分娩生產,事情同樣觸動了劉明亮的內心世界。他深切地告訴方菲,親情是一劑神藥,有愛就有奇跡。我們把女兒取名有愛吧!

想到這里,劉有愛靈光閃起。現在移動互聯網發達,宅在家也可以向媽媽傳遞親情,千里之外也可以與親人心連心!

當然,劉明亮贊同女兒的舉措,用他心理醫生的專業角度分析,合理利用音頻資料、音樂,可啟發人體內的穩定感,內在力量,提高心理免疫力,有了良好的精神需求,可減緩身體創傷,對抗病毒,可輔助身體提前康復。

下一步就是找素材,有愛翻出了媽媽所有的照片,找出了自己所有的小視頻。

小視頻里的農村題材大多來自木井村,媽媽出生在木井村,這里有媽媽熟悉的青山綠水,有媽媽割不斷情愫的父老鄉親。

木井村地名來自村中的那口水井,水井的井壁上砌有整塊整塊的香木,這些珍貴的香木百年不腐,能凈化井水,傳說還能抗瘟疫。常年飲水的村民身強體健,擁有了一口好嗓子,大家飲水思源,就把發源于此的戲劇稱為“木井戲”。

有愛經常來外婆家。第一次直播時,媽媽特意請了假,親自陪她來到木井村,協助女兒工作,在舅舅以及村民的配合下完成了首播。漸漸地,城里人通過有愛直播喜歡上了這個原生態的山村,山里的茶葉、水果、筍干菜、紅薯干,這些本來自給自足的土特產,也銷往了遠方。有愛也成了最受村民歡迎的“外甥囡”。

六年前,方菲捐資給木井村,與村民一起修路的新聞照,有愛找到后,巧妙地把新聞照和小視頻剪輯成一體,制作成手機錄頻《美麗家鄉》發送給媽媽。為媽媽助力,為媽媽加油!

有愛把找出來的照片進行分類,依據時間順序制作成電子相冊系列,有親子相冊,里面是媽媽和她的生活照片;有榮譽相冊,里面是方菲在單位歷年來獲得的多項個人獎項……。照片里,媽媽一張張地在老去,有愛又看見自己,在照片里一張張的成長。媽媽的勇敢,媽媽的堅韌在照片中回放,有愛覺得媽媽真的好美。她編輯好圖片,再配上文字,導入背景音樂,這是有愛的拿手戲。

方菲收看這些電子相冊,滾動播出的都是美好的回憶,臉上涌起幸福的笑容,病痛好像舒緩了些。方菲和家人分享自己的心得,坦誠相告:“我害怕過,也想到可能會死。在這和平時代,我不想成為英雄,但這次疫情使大家知道了,春節不能串門聚集,出門要戴口罩了,貧賤的富貴的,都不能置身于事外。國家的事與每個家庭、每個人息息相關。”

在這場風雨磨礪中,有愛分擔起責任,她寬慰媽媽:“新冠肺炎的治愈率達97%,您馬上就會好起來的。”“我和爸爸都挺好的,請媽媽放心。我學會了燒菜,爸爸說好吃得不得了。您回家了,我做大廚。”

方菲很欣慰,女兒懂事了,回應道:“我回來后,天天做你的吃貨。”

劉明亮自然沒閑著,他制作了旅游系列相冊。在草原 篇章里導入了輕柔的風聲,春風的音樂拂過,方菲全身有一種被洗滌后的通透感,物我兩忘,在草原上無憂無慮地馳騁著,馳騁著,身上的擔子被春風逐一吹落。

回饋效果不錯,劉明亮乘勝追擊制作出森林 篇章,導入了泉水聲、鳥鳴聲,方菲在愛人的引導下,全身放松,有了輕緩的深呼吸,一棵大樹在春天吐露了新芽,方菲慢慢舒展自己,綻放自己。

方菲學過瑜伽,稍加點撥,馬上融會貫通。每天堅持冥想靜心,情緒頻道切換到了春天的旋律里。

劉明亮進一步鼓勵:“我很長時間沒有聽你唱‘木井戲’了,現在你有時間了,練練嗓子,唱戲可以解悶,好處多多呢。”

唱戲可以減壓,調節情緒。隔離病房里,方菲有自己的小空間,醫院也支持做心理調適,正好可以把自己的興趣撿起來。方菲在唱吧網上試聲練習,幾天下來,那悠揚動聽的唱腔又回來了,那篤定不移的氣場又回來了。

劉有愛在視頻聊天時常常起哄:“媽媽唱,爸爸跳舞,伴舞伴舞。”長久不跳,劉明亮的舞姿僵硬,磕磕絆絆的動作把母女倆笑翻了。

一家人齊心協力,用愛推開了一扇通向春天的窗戶。一天,兩天,半個月,二十天的千里陪伴,春暖花開的季節里,加上醫生精心治療,媽媽轉危為安了!

這時,方菲提出了一個新的決定:“以前很多人認為,如果不涉及到自己,不涉及到自己的家庭,人家的生老病死,與自己無關。國難面前,生命至上,每一個人都牽連著國家的末梢神經,我們舉國之力搶救每一個新冠肺炎患者,體現的就是一個都不能少,家國情懷同氣相求。所以我這次站出來,就是為‘一個都不能少’而戰,如今醫院人手緊張,我已請求繼續留在第一線。”

方菲及家人的事跡,通過新聞報道,也傳到了木井村。村長打來電話,歡迎有愛來村里為媽媽做專場直播。疫情時期,不能串門,有愛婉言謝絕了。村長繼續說:“等你媽媽英雄凱旋,歡迎你全家回家來,我們全村人一起為你媽媽唱《花木蘭》!”電話那頭的聲音是激越高亢。

抗疫期間思想匯報 篇三

敬愛的黨組織: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將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發動一切力量,抵御病魔,社會各界積極響應,聯合行動,打起了戮力同心的配合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嚴峻形勢,有眾多“逆行者” 沖在前線,廣大醫務人員們在年夜飯飯桌上和家人告別,馳援武漢,日夜奮戰,堅守崗位,忘我工作,發揚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偉大精神。作為大學生的我們,一直被家長、老師保護在羽翼之下,但是在祖國危難時刻,我也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時刻銘記,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共青團員,要充分發揮團員的先進性和責任感,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先,積極投身于疫情防控事業中,盡一份哪怕微小綿薄的力量。

在這次疫情防控攻堅戰中,作為大學生,同樣是重任在肩、義不容辭,我和同學們首先做到了利用微信、微博等發達的信息網絡,向周邊的親人朋友們普及了本次疫情的嚴重性、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自身防護的必要性,鼓勵親朋好友一起響應鐘南山院士關于主動利用春節在家隔離疫情的號召,時刻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宣傳正規新聞平臺的權威消息,做到將小我融入大我,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發揮自身力量讓更多的人響應號召,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小區封閉期間,我申請加入小區志愿者隊伍,在加強自身防護的情況下,參與了自己家所在小區的樓道清潔消毒、居民果蔬配送工作,以實際行動向周圍的群眾普及健康防疫的知識以及為居民服務,對違反規定隨意外出的居民進行耐心的提醒、勸返。按照上級組織機關的要求,跟隨社區基層黨組織一同參與到走訪社區住戶調查情況并普及防疫知識、協助測量體溫、宣傳防控思想等工作之中。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我相信只要大家萬眾一心,就沒有翻不過的山,心手相牽,沒有跨不過的坎。

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正在進行一場疫情阻擊戰,我們大學生在其中也應該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雖然沒能奮戰在抗爭的第一線,但應當竭盡所能,我作為一名共青團員,要響應號召,積極向黨組織靠攏,聽從組織的安排,時刻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從點滴小事做起,做好小區志愿者工作,為每一位居民住戶做好服務,與每一個正在為這場戰役做出貢獻的人一同奮戰,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攻堅克難,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此致

敬禮!

匯報人:

抗疫征文 篇四

溫馨舒適的賓館房間里,回到賓館的醫生剛換下外套,洗完手,端起水杯,桌子上的手機信息就來了。

“親愛的,飯我放在你們賓館的門衛室了。今天我買了一只雞殺了,給你燉了湯。你天天給新冠病人看病,很辛苦,雞湯補身體,提高免疫力,全部吃了。”

醫生是一個醫院的呼吸內科醫生。武漢自從發生新冠傳染病以來她天天戰斗在醫院醫治病人的第一線給病人看病,治病救人。

新冠病毒是一種全新的傳染病病毒,傳染性很強,人類對它還認識不足,沒有特效藥。

醫生擔心把病毒帶回家里,傳染給家人,她把孩子,父母托付給男人,自己住在醫院附近單位租的一個賓館里,通過微信與家里聯系,不見面。

男人很擔心妻子的身體,每天給妻子做好飯菜,妻子下班時,準時給妻子送到賓館,給她補充營養。

醫生剛吃完飯,男人的微信又來了。“親愛的,晚上還是那個時候上夜班嗎?我準時來送你。”

賓館離醫院大約1公里左右。夜深人靜,男人很擔心醫生的安全,每天開車送醫生。

為了減少傳染,醫生不坐男人的車,醫生在前面走,男人在后面跟著。

晚上醫生上夜班的時候,男人的信息又來了。“親愛的,好了嗎?我在外面等你。”

她在前面。

他在后面。

男人的汽車不遠不近,用汽車的前大燈給醫生當路燈,保駕護航。

醫生進到醫院后,她給他發了一個微信。

這是她的溫暖和感激。

她每次這個時候都要給她的男人發一個這樣的微信。

“好了,放心,我進到醫院了。你們一定注意安全,不該去的地方,一定不去。出門戴口罩。”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掌知識為大家帶來的4篇《抗疫美文》,能夠給予您一定的參考與啟發,是掌知識的價值所在。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加入我們 廣告服務 網站地圖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4-2022 www.lun7777.cn

如有意見請與我們聯系 郵箱:317 493 128 @qq.com

粵ICP備2022077823號-5    信息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