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新實踐丨小小驛站,傳遞城市暖心溫度|每日速看

時間:2023-04-04 10:07:06 來源: 舟山日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月31日下午2時許,忙完午高峰的配送單子后,44歲的餓了么平臺騎手王雷開,走進位于定海芙蓉洲路的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昌國驛站,接上一杯熱水,然后到一張按摩椅坐下,開始悠閑輕松地刷手機接單。“干外賣7年了,經常一跑就是一整天。以前風里來、雨里去,沒個著落。現在有了歇腳休憩的地方,感覺溫暖多了。”王雷開對記者說。

作為定海小餐飲集聚地,芙蓉商圈共有各類商家300余戶,在該商圈集中活動的外賣小哥、快遞員、滴滴代駕等新就業群體600余人。今年1月投用的昌國驛站,給他們打造了一個“能喝水、能歇腳、能納涼、能取暖”的城市之家。記者當天在該驛站看到,一樓、二樓休息區內座無虛席,小哥們或閉目養神,或低聲聊天,其間不時有人進出小廚房續水。

“以前累了、困了,就在電動車上趴一會,或者到關系好的店里小坐。遇到下雨天,只能在弄堂里或屋檐下躲一躲。酷暑和寒冬最難熬。”王雷開說,昌國驛站的設立,讓眾多和他一樣的新就業群體有了一座溫馨的“港灣”。在路上摔倒、破皮了,驛站里有常備的創可貼、紅藥水等應急藥物可隨時取用;工作不順心、生活不如意,來驛站找伙伴們聊聊天、取取經,排解煩悶……驛站配備了管理人員,還有微波爐、冰箱、電視、按摩椅、投影儀等設備,盡可能為小哥們提供便利。

以昌國驛站為中心,昌國街道同步在17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立了分站點。一批社會力量匯集起來,為小哥提供政務服務、心理咨詢、職業技能培訓等。街道還積極邀請各個黨建聯建單位來驛站“問診”,幫助小哥們解決工作、生活遇到的各種難題。

打造有溫度的城市之家,讓文明“接續”、幸福“接力”。

除了“小哥驛站”,我市還建設了“出租車(網約車)司機之家”,使全市3800余名“的哥的姐”共享吃飯、休憩、洗車、充電等便利;建立了“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為環衛工人、快遞小哥等群體提供“夏送清涼、冬送溫暖”服務。

在城區各地,學雷鋒志愿服務站點星羅棋布,志愿者們定期輪流值班坐崗,將站點打造成傳承志愿者精神的“便民角”、文明城市形象“展示窗”。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明。在接受城市“溫暖饋贈”的同時,廣大戶外勞動者也用自己的文明實踐回饋著這座城——公共場所不吸煙,吸煙入崗亭;十字路口文明禮讓,騎車佩戴頭盔;參與環境衛生整治,自覺垃圾分類……街頭巷尾,越來越多的戶外勞動者,成為城市文明的傳播者、踐行者和推動者。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也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人與城同頻共振,施與受良性循環,令海上花園城催開“文明之花”。

關鍵詞:


閱讀排行

關于我們 加入我們 廣告服務 網站地圖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4-2022 www.lun7777.cn

如有意見請與我們聯系 郵箱:317 493 128 @qq.com

粵ICP備2022077823號-5    信息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