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戰略導彈發射失敗,核武器掉鏈子,會和俄烏戰爭一樣拉胯嗎

時間:2023-02-22 04:00:14 來源: 航天信息港



(資料圖片)

馬上就是俄烏戰爭一周年紀念日了,美俄烏三方的“互動”也越來越頻繁。據媒體報道,2月20日,就在美國總統拜登抵達基輔,正式訪問烏克蘭的當天,俄羅斯戰略火箭部隊在普列謝茨克發射場試了一枚RS-28“薩爾馬特”液體洲際彈道導彈,但很可惜以失敗告終,目前透露出來的消息是二級火箭故障。

“薩爾馬特”是俄羅斯最新的戰略導彈,到底有多新呢?2022年4月20日才進行第一次試射,但據說2022年12月底就服役了,中間僅僅間隔了半年多。而一型洲際導彈從首次試射到服役,一般最少也要兩年時間,這說明時間非常倉促,可能是為了政治目的不得不提前部署,也可能是根本就沒服役,不管怎樣,都為這次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薩爾馬特的第一次試射

而且從去年4月20日首次試射到所謂的“服役”,中間再沒有進行過飛行測試,這回算是第二次,結果還失敗了。另外,按照俄羅斯方面的說法,“薩爾馬特”的部署地點應該是位于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附近的烏茹爾導彈兵團,然而這回發射和第一次一樣,都是在阿爾漢格爾斯克地區的普列謝茨克發射場,這是一個航天發射中心,說明它可能仍處于試驗階段。

說到俄羅斯的戰略導彈,可謂是種類繁多,琳瑯滿目,但更多人可能熟悉的還是“白楊”M,那么“薩爾馬特”與“白楊”M有啥區別呢?有了“白楊”M,俄羅斯為何又要發展“薩爾馬特”,甚至要匆匆讓它提前“服役”呢?

白楊M是機動式固體導彈

首先,“白楊”M是固體機動式導彈,而“薩爾馬特”是液體井射式導彈;其次,“白楊”M的發射重量才47.2噸,而“薩爾馬特”重達208.1噸,僅僅液體推進劑就有178噸,遠遠超過“白楊”M,所以也導致了兩者第三點不同,“白楊”M的射程大約在11000公里以上,而“薩爾馬特”的射程據說達到18000公里,它是世界上最重、射程最遠的洲際導彈,用俄羅斯的說法是“可以到達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

和人對比一下,就知道它們的體型區別了

第四、“薩爾馬特”的有效載荷為10噸,超過“白楊”M發射重量的五分之一,這讓它可以攜帶10個重型或者16個輕型分導式核彈頭,有的說法甚至還稱是40個。另外,“薩爾馬特”還可以搭載“先鋒”高超聲速滑翔載具等再入飛行器,穿越北極,紙面性能十分先進,而“白楊”M在它面前,就是個弟弟。當然,有分析觀點認為,“薩爾馬特”的10噸級載荷和18000公里的射程,兩個指標并不能同時存在。

而這次發射的失敗,讓人懷疑“薩爾馬特”的真實性能,至少是它是否足夠成熟,甚至由此引發了大家對俄羅斯核武器系統的擔憂,是否可能和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戰場上一樣拉胯?對于這一點,美國其實心知肚明,以其強大的情報能力,如果俄羅斯核力量真的拉胯,它就不會限制烏克蘭使用進攻性武器,不會限制“海馬斯”使用遠程導彈了,而可能和很多人臆想中的畫面一樣,直接放任烏克蘭軍隊打到莫斯科城下了,所以美國的害怕和顧忌,恰恰說明俄羅斯戰略核力量的威懾力依然存在,即便不信,誰又敢試試?

關鍵詞: 洲際導彈 戰略導彈 俄烏戰爭 普列謝茨克 洲際彈道導彈


關于我們 加入我們 廣告服務 網站地圖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4-2022 www.lun7777.cn

如有意見請與我們聯系 郵箱:317 493 128 @qq.com

粵ICP備2022077823號-5    信息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