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隨著信息技術加速更新迭代,數字經濟日漸成為全球經濟重要引擎。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不斷涌現出新的產業形態和商業模式,促進了就業形態的多樣化、智能化。數字經濟背景下,靈活就業的內涵與外延不斷拓展,與高附加值的人力資本更加契合,逐步成為大學畢業生就業新選擇。根據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統計數據,2020至2021連續兩年,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占比維持在16%以上,主要是基于互聯網、大數據應用的自主就業和創業,具體類型包括IT、設計、線上服務、自媒體運營等。
靈活就業市場快速發展,但“雙刃劍”效應不可忽視。一方面,靈活就業可助推大學畢業生適應變革、創新創業、追求工作靈活性與自主性;另一方面,工作權益難保障、收入不穩定、社保不健全“三大梗阻”嚴重制約著靈活就業的健康發展。為此,各級政府及高校、企業等相關主體須增強動力、形成合力,切實推動大學生靈活就業質量提升,實現靈活就業與穩定就業的有機結合。
(資料圖片)
聚焦數字賦能,加強數字技能培訓與認證
隨著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快速推進,我國對數字化人才的需求持續擴大,但就業形態的數字化、智能化等特征也對從業者的數字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讓大學生在靈活就業中更具競爭力,需加強數字技能培訓與認證。
其一,明晰數字經濟時代大學生需具備的關鍵數字技能。涵蓋數據分析、數字營銷、人工智能和網絡安全等方面,依據大學生專業特色和相關行業需求,確定優先培養的數字技能。其二,實現專業課程與數字技能課程的有效融合。在各專業基礎培養環節加入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相關課程。以學科群為基礎,系統規劃院系之間的課程設計、教師流動等問題,通過設置交叉學科專業、實行輔修制等措施,探索建立跨學科數字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其三,積極創建行業導向的數字技能類評價標準(規范)或題庫。加快培育數字技能類行業組織、用人單位備案成為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有序開展數字技能人才評價,滿足數字技能勞動者需求。
深化融合發展,奠定靈活就業堅實基礎
當前,應進一步深化產業界與學術界合作,推動產學研融合,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拓寬大學生社會實踐渠道,為靈活就業奠定堅實基礎。
其一,加大政策支持。政府可通過設立產學研合作發展專項資金、會同相關專業機構為校企合作提供對接等政策激勵,鼓勵、支持高校與產業界加強合作,鼓勵企業提供實習機會和項目合作,豐富大學生實踐經驗。其二,創新校企協同育人方案。樹立“學科對接行業,專業對接企業”的理念,高校與企業可在專業規劃建設、課程開發設置、教學團隊打造、實訓基地建設、技能競賽開展等方面開展合作,以市場和企業需求為導向,推動產學研融合,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和就業選擇,逐步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其三,建立產學研基地。高校可與企業合作共建創客空間、創新中心、綜合性創業孵化平臺等產學研基地,為大學生提供囊括創業培訓、導師指導、商業計劃評估、市場調研、技術支持等功能與服務的實踐平臺,促進技能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其四,深化合作伙伴關系。高校應以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大學生就業為目標,主動對接當地相關產業,幫助有“共享用工”需求的企業精準、高效匹配人力資源,搭建人才培養、創業項目等與市場需求之間的橋梁。
構建保障體系,解決靈活就業后顧之憂
針對靈活就業人員工作權益難保障、收入不穩定、社保覆蓋率偏低等突出問題,政府須切實做好兜底保障工作,提升靈活就業群體的社會認同感和職業自豪感,充分發揮靈活就業的“蓄水池”和“穩定器”作用。
一方面,持續健全靈活就業人員的權益保障機制。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將靈活就業人員的權益納入保障范圍:明確靈活就業者與雇主的關系;對于跨界用工平臺(如在線平臺、共享經濟平臺等),明確其在靈活用工行為中的責任,確保平臺為靈活就業者提供必要的社會保險和權益保障;鼓勵靈活就業人員自發組建協會或組織,與政府和雇主就權益訴求進行協商,推動健全、落實相關政策法規。另一方面,完善靈活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靈活就業人員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制度,實現從無到有、從廣到優;繼續給予參保補貼,減少參保限制;針對低收入靈活就業人員,相關部門可加大社會保險費用的補貼或稅收優惠政策,降低其社保繳費負擔。與此同時,建立健全監測體系,定期對靈活就業人員發展狀況和需求開展調研,為制定、調整相關政策提供依據。
(作者單位:湖南文理學院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
關鍵詞:
資訊 23-08-03
明星 23-08-03
安全 23-08-03
綜藝 23-08-03
教育 23-08-03
存儲 23-08-03
資訊 23-08-03
明星 23-08-03
安全 23-08-03
綜藝 23-08-03
教育 23-08-03
存儲 23-08-03
資訊 23-08-03
明星 23-08-03
教育 23-08-03
存儲 23-08-03
安全 23-08-03
綜藝 23-08-03
資訊 23-08-03
明星 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