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如何擁有“穩穩的幸?!??

時間:2023-07-12 12:29:06 來源: 南方+


廣東陽江很“柔”,有“東方夏威夷”之稱的海陵島,風景如畫的閘坡,海風柔情,拭去煩惱。陽江又很“剛”,古有“何傳利文武刀”名揚四海,今有“中國刀剪之都”享譽全球。

去年底,在中國幸福城市論壇上,陽江榮膺“2022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難怪,當地人總把“陽江貴地總無憂”掛在嘴上,將笑意寫在臉上。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要“穩穩的幸福”,更要持續奮斗!


(資料圖片)

如今,全省上下正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推動高質量發展。產業底子較薄的陽江,在標兵猛、追兵快的發展比拼中,如何跑出更快的速度,賽出更高的質量,拼出更好的生活?

也許,能在陽江繁忙的港口、熱鬧的工地和奔忙的奮斗者那兒找到答案。

底子薄怎么補?

陽江地處粵西,緊靠珠三角核心區,是粵港澳大灣區向西延伸的支點城市,具有承東啟西的地緣優勢。

海濱城市,景色的美是不在話下;但日子的好,還是得看經濟行不行,產業有沒有“真材實料”。

觀察近年經濟數據,自2017年以來,第二產業是陽江經濟增長的關鍵。尤其是在2019至2021年三年,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均超10%,而第一、三產業增加值增速比較平穩,大部分時間低于4%。

透視這“10%”,主要是因為陽江抓了風電搶裝潮,帶動了裝備制造業,而更早布局的合金材料產業集群又迎來大發展,產值從數百億突破千億,全產業鏈成形,成為華南地區重要基礎原材料生產基地。

但進入2022年,經濟數據似乎沒那么漂亮了。陽江政府工作報告等文件直面問題:經濟總量不大,新舊動能轉換較慢,創新能力薄弱,重大產業項目儲備不足,產業接續發展能力有待提升。

簡言之,底子不厚、動力不夠、后勁不足。根本出路在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也是陽江市實現現代化的唯一出路。

“剛柔并濟”的海濱城市開始“內外兼修”——

向內強基,不斷補鏈、強鏈。在合金材料產業方面,力爭甬金冷軋、廣青不銹鋼技改、新鋼鐵120萬噸球團等項目在今年前三季度投產;裝備制造類年度產值預計達40億元的東方電氣整機6月也已動工,正在力促大金重工、中遠海運重工等項目動工;新鮮出爐的《陽江市高質量建設制造強市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構建產業區域高質量發展布局,為各縣區產業發展分工、定調。

向外引資,大招商、招大商。今年以來,全市上下先后到長三角、珠三角、湖南、福建等地區組織推介會,以商引商、以鏈引商。2月,陽江東莞招商會成功簽約了希培優制氫設備智能制造項目、鋅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等41個項目;3月,陽西在佛山順德召開招商推介會,達成投資合作意向和協議項目共22個,投資總額247.9億元;4月,陽江市陽東區在蘇州舉行新能源專場招商推介會,簽約8個,預計總投資268億元……

陽江還在努力尋找更多增長點,培育節能環保、電子信息、激光增材等百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夯實經濟持續增長的基礎和動力。

拼經濟,抓項目,謀發展……新一輪發展的沖鋒號,為推動陽江高質量發展添足馬力、注入活力。

可見在陽江,忙碌同樣是一種幸福。

陽江海上風電。

臨港融灣,機會來了?

深遠謀劃,才能幸福長久。

在新時期推動高質量發展,陽江立足做強產業,也著眼更宏闊的未來。廣東省委、省政府賦予陽江新的定位:提升沿海經濟帶戰略支點功能,主動拓展大西南和東盟發展腹地,給予了陽江更大的想象空間和更廣闊的發展寄望。

靠海臨港是陽江的一大優勢。

地處南海之濱,陽江擁有長達458.6公里的海岸線。天然港灣和大片海灘,是大自然贈予的優質資源。陽江曾是海上絲綢之路上重要的轉運港,早在宋代便有江浙等地商船往來不斷。沉沒于陽江附近海域的宋代商船“南海Ⅰ號”,就是最好的見證。近年來臨港布局的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合金材料三大千億級產業,無不體現政府利用海洋帶動產業發展的考量。

隨著“向海發展、工業立市”往縱深推進,陽江港是重要抓手。但與省內許多港口相比,陽江港并不占優,存在整體規劃不足、大型泊位不多、市場腹地開拓不夠、外聯交通網絡欠缺等問題。

建設億噸級大港,構建現代港口物流網絡,陽江能嗎?眼前熱火朝天的圖景給出答案。省市實力企業廣東能源集團、陽江交投集團全情投入,深度參與。僅陽江交投集團就有15個在建或即將建設的泊位,規劃總噸位超50萬噸。陽江市政府“牽手”廣州港,優化整合碼頭資源,升級進港航道,港口工業園區和臨港經濟帶同步蓬勃發展,億噸級大港建設按下快進鍵!

陽江港。

加快融灣是陽江的一大機遇。

在粵西沿海城市中,陽江此前與珠三角經濟圈的聯動并不算強,茂名與湛江又自成一體。其實,陽江處于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城市群、海南自貿港等國家戰略的疊加地帶,是大灣區向西延伸的第一城,也是北部灣融入大灣區的先導區,距廣州210公里,距香港143海里,距澳門129海里,區位條件優越。

陽江“十四五”規劃明確,全面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推動規劃、基礎設施、產業體系等全方位對接;支持打造珠三角產業轉移的承接地、產業鏈延伸區和產業集群配套基地,推動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建設。

目前,陽江建設了4個面積超萬畝的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總規劃面積超過120平方公里,可為企業落戶發展提供充足空間。打造了國家級孵化器、省實驗室等一批重大平臺,初步構建起“一站式”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和生產生活配套體系。用地、用水、用電、用工等綜合營商成本處于廣東省較低水平。

可見,陽江正處在多重戰略機遇疊加的利好時期。雖說此處幸福得“總無憂”,當下,也是乘勢而上的好時候!

陽江“被點燃”

陽江人的幸福,是拼出來的。在城市發展的脈動中,他們展現出“高濃度”的實干精神與創新精神。正因如此,這好日子過得格外踏實。

遠的不說,在改革開放初期,陽江人發現了刀剪商機,便想到以家庭作坊式、“打鐵鋪”式手工生產起家,既當老板又當工人,既當技術員又當業務員,為陽江拼下了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刀剪地位,成為中國最大的刀剪生產基地、出口基地和全球采購基地。

如今,新一輪發展的沖鋒號已經吹響,陽江人積極樂觀、果敢頑強的個性更加彰顯,敢闖敢拼、勇往直前的激情也被再次激發。只有這樣,幸福的因子才會源源不斷地潤澤這一片土地,更美好的未來才會如期與大家相遇。

陽江市區鴛鴦湖。梁文棟 攝

發展的“強引擎”被點燃:在今年2月份召開的全市高質量發展推進會上,陽江市多位企業家參加現場會,并作表態發言,244個項目總投資1246億元,涵蓋智能制造、綠色能源、重大基建等多個領域。通過主動融入“雙區”和三大平臺建設,強化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機制的“軟聯通”,陽江正以一往無前之姿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奮力前行。

干部的“精氣神”被點燃:黨員干部“觀念大更新、作風大提升、工作大落實”。實行領導掛點聯系招商項目制度,啟動“政企直通車”,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照通行”改革,拓寬商事登記“就近辦”“秒批秒取”渠道,推廣“一件事一次辦”模式,全面實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實施重大項目并聯審批工作機制,全力破解項目建設難點堵點……陽江以眼里揉不進沙子的態度抓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企業的“戰斗力”被點燃:政府抓招商、抓服務、抓項目落地……一系列“組合拳”打出,市場各主體的敢闖、敢拼、敢為之精神被充分激發。21萬戶市場主體的企業家們正以敏銳的市場意識、國際化的戰略眼光擔當起探路者、先行者、奮進者角色,推動陽江發展的車輪滾滾向前。

……

在陽江,幸??偸前橹oL的灑脫,浪潮的熱烈,時間的溫熱。

而穩穩的幸福,總是藏在不歇的步履、不退的勇氣、不減的熱愛里。

參考文獻

[1]廣東旅游出版社.刀剪之都

[2]陽江市政府網.(2023).陽江市人民政府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

[3]陽江市政府網.(2022).陽江市2017-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4]陽江市政府網.(2022).《陽府〔2022〕34號 陽江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陽江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5]南方日報.(2023).立足廣東輻射全國走向世界,陽江加快推進國際風電城建設

[6]南方日報.(2023).陽江:只爭朝夕,建設幸福之都

【撰文】話題研究員 趙強 陳步上 曹斯 紀蓓 辜繼漫

【海報】丁薇薇

【剪輯】陳明記

【運營】麥小華 張鵬 施心怡

【本期統籌】紀蓓 湯凱鋒 楊世華

【本期策劃】曹斯 陳戈

南方+編委會出品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加入我們 廣告服務 網站地圖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4-2022 www.lun7777.cn

如有意見請與我們聯系 郵箱:317 493 128 @qq.com

粵ICP備2022077823號-5    信息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