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 Research
Beyond Yourself
(資料圖)
隨著高校更加看重課外活動和學術競爭力,高中生科研逐漸成為活動列表的熱門選擇。然而,許多家長會產生這樣的疑問: “普娃”也能做科研嗎?如何激發孩子的內驅力、找到ta的興趣所在?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則故事。
01
一次被歧視的經歷
意外幫孩子找到學術興趣
2021年,正值美國疫情初期。一位華裔媽媽在回家路上,發現兩個白人看到后,連忙把鼻子捂了起來。回家后,母親就把這一幕告訴了家人。
兒子是個思維很活躍的孩子,聽到這件事后感到既困惑又好奇。母親告訴他,這類歧視現象在未來很有可能繼續發生。想要真正地做到有力反抗,就要了解它背后的原因。
孩子聽到后立馬就上網搜集起了視頻資料。在那之后,每天晚飯他就會和家人討論他聽說的亞裔所受歧視的新聞,并且分享自己的感想。正是因為這次經歷,他對社會學和心理學產生的濃厚興趣。
但漸漸地,這位母親也發現,光靠孩子自己的探索遠遠不夠。
“小孩子思維都是非常發散的,他們不缺少新鮮的觀點。但一定要有經驗豐富的研究者引導他們、鼓勵他們,才能讓他們往正確的方向走,取得成果。一旦有了成果,就能進一步激發孩子的內驅力,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一次偶然機會,家長發現了關于疫情期間人類心理變化的研究課題,便幫孩子報名參加了項目。
02
零基礎做科研
好導師“有如神助”
項目初期,孩子要和其他同學一起和教授學習知識,討論相關文獻和案例。課堂討論中,由于孩子思維很跳脫,經常扯到別的話題上。但教授一次也沒有打壓他的積極性,而是不露痕跡地把他引導回到現階段的研究中來,并鼓勵他把新思路作為下一個研究的課題。
到了論文寫作階段,有著興趣的加成,孩子每日廢寢忘食地閱讀教授、助教提供的資料,論文也是洋洋灑灑寫了十幾頁。
由于沒有學術寫作的經驗,語言和格式難免有許多不規范的地方。過程中,助教給孩子的論文做了許多遍批注和修改。“她的反饋簡直就像圣誕樹一樣,遇到這樣的好老師真的是’有如神助’。”
助教給學生論文的批注
最終,全組年級最小、沒有經歷過心理學系統學習的孩子,做出的成果卻是最出色的,教授和助教也對他贊賞有加。
03
科研為孩子帶來的變化
這次經歷完全激發出孩子做科研的熱情,也讓他對心理學有更全面、更系統的認知。參與項目前,孩子對許多學科都很感興趣,這個經歷幫助他看清了方向,堅定了申請心理學專業的信念。
有了項目經驗, 孩子現在已經可以自主完成科研。在項目結束后一年,他按照當時教授課上所說的,將當時的思路作為新的研究課題,又完成了一篇論文并得到發表。
“在未來擇校上,我們也想選擇科研資源豐富的大學,圓孩子的學術夢。“
這則故事是學員家長在去年為我們分享的,也正是因為在 Scholar Launch的這場科研經驗, 讓一個還在迷茫期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學術熱愛,并將這份熱愛轉化成了有形的成果。
不論是學術過硬的“牛娃”,還是正在鎖定學術目標的潛力股,都需要專業的引導和優質的資源平臺。為了讓更多學生彰顯學術實力,Scholar Launch與來自英美名校的200+名教授和學者合作,為中學生和大學生提供小班制和定制化的科研項目。今年暑期,我們也開辦了近50個小組課題,幫助初高中生們將興趣“有形化”,開出屬于自己的果實。
Scholar Launch 2023夏季
初高中生線上科研項目列表
“
添加 科研小助手
了解更多
項目信息、學生案例
聲明:本文為商家特約發布,不代表本號觀點, 活動及相關服務均為商家提供。
關鍵詞:
資訊 23-05-05
明星 23-05-05
資訊 23-05-05
明星 23-05-05
資訊 23-05-05
明星 23-05-05
資訊 23-05-05
明星 23-05-05
資訊 23-05-05
明星 23-05-05
資訊 23-05-05
資訊 23-05-05
明星 23-05-05
資訊 23-05-05
明星 23-05-05
資訊 23-05-05
明星 23-05-05
資訊 23-05-05
明星 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