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初看這書名便讓我覺得奇怪,《朝花夕拾》,是早上的花到傍晚再去把它撿回來嗎?
【資料圖】
翻開書,我想看看作者到底是如何朝花夕拾的。一目十行地,一會兒書便看完了,我看不懂。作者寫的到底是什么?哪有什么朝花夕拾,里面可是連一朵花也沒有啊。心中的失望感使我把書扔到了一邊。那時的我還小。
再翻開《朝花夕拾》,現(xiàn)在的我明白了。作者的確是朝花夕拾,的確是在傍晚撿起了早晨的花,只是這花有些特別,這花是作者童時的記憶。
其中首先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五猖會》了。百草園在我們眼中除了雜草什么也沒有,是枯燥的乏味的,三味書屋則更是無味,可這些在作者眼中卻別有一番滋味。百草園是作者童時的一片樂土,那兒有著作者無盡的歡樂,美女蛇的傳說更是讓作者喜愛百草園,三味書屋固然無味,可其中的孩子卻也天真可愛,壽鏡吾老先生也算是位明理的老師吧,但這些都是身處二十一世紀,整天呆在電腦與電視前的我們無法體會的。五猖會是一直令作者念念不忘的一場盛會,但父親的一句“背書”卻使作者失去了一切看戲的興致,不禁令人嘆息,我們恐也無法體會這種心情吧。
作者寫這些文章雖是別有深意,可我最深的體會卻是要珍惜童年,比起那個時代,現(xiàn)在的我們是多么幸福?。“殡S著朝花夕拾,當(dāng)我們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時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當(dāng)初的味道,想必還別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綻放的鮮花有了晨曦會顯得更加嬌嫩,到了夕陽西下時分去摘取,失去了剛剛盛開時的嬌艷與芳菲,晚霞的照射卻使它平添了一種風(fēng)韻。
窗外桂花已謝,拾起一小朵,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在風(fēng)的導(dǎo)送下,讓人浮想聯(lián)翩,像是在嘗一道佳肴,細細咀嚼,幼年時童真的味道留在心頭,慢慢漾開……
曲終掩卷,蕩氣回腸。讀完《*的葬禮》這部小說,楚雁潮那一曲悠揚而又婉約的《梁?!愤€回蕩在我的耳邊,它詮釋著多少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我們這樣懵懂而天真的年紀,還不能理解真正的愛情,但作為一個旁觀者,并不影響我對書中梁、韓家族六十多年的興衰以及書中人物之間摩擦出來的暖流和火花發(fā)出由衷的感嘆。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故事線索,卻是同樣的結(jié)局—相愛的人們最終都沒有象海子說的那終成眷屬。梁冰玉和韓子奇,因為倫理道德的原因分居三十三年;韓天星和容桂芳則因為父母的“智阻”而變的冷若冰霜;韓新月和楚雁潮,由于雙方家長的阻撓,愛情也最終隨著新月的離去而葬送。相愛的人總是分開,而不相愛的人卻在一起,貌合神離,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悲劇!由于時代觀念的限制,對于韓子奇的妻子梁君璧所做的決擇并沒有錯,她也無法擺脫和沖破時代的桎梏。
二十五歲的倔小伙韓天星,不論家庭背景,無所謂“門當(dāng)戶對”,執(zhí)著地愛著他所愛的人,在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還能接受,而在當(dāng)時那樣做簡直是無法無天。桂老師,一位溫文爾雅、才學(xué)甚高的年青教授,愛上一個比自己小近十歲,且患有心臟病,隨時都可能失去生命的人。他不顧外界壓力,毅然要愛她,這執(zhí)著的追求正是愛情的真諦,是值得贊揚和理解的。而梁玉冰的思想過于偏激,她認為:我愛他,他也愛我,我們就結(jié)合了,事情就這么簡單。至于是否觸及別人的家庭,影響別人的生活與我無關(guān)。無論是當(dāng)時的還是現(xiàn)在,她的愛情觀是要受到指責(zé)和唾棄的。
隨著主人公們陸續(xù)離世,書中多次寫到*的葬禮,這是作者對生命的夭折所發(fā)出的嘆息,也是一種對黑暗社會愛情悲劇結(jié)束的注解。
哀樂長鳴,這是所有人發(fā)出的至深感嘆!曲終掩卷,蕩氣回腸,那琴聲又縈繞在我的耳旁……
標(biāo)簽:
關(guān)鍵詞:
資訊 23-04-09
資訊 23-04-09
資訊 23-04-09
資訊 23-04-09
資訊 23-04-08
資訊 23-04-08
資訊 23-04-08
資訊 23-04-08
資訊 23-04-08
資訊 23-04-08
資訊 23-04-07
資訊 23-04-07
資訊 23-04-07
資訊 23-04-07
資訊 2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