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記者從六盤水市檢察院獲悉,該院實施為民辦實事、工作開新局,推動群眾急難愁盼信訪問題辦理落實落細,以“四分法”助力治理欠薪。
“分線”宣傳,共營“護薪”環境。“線上線下”分線宣傳,線上通過“兩微一端”“檢減跑”小程序等檢察網絡陣地平臺,重點針對建筑施工單位、農民工等群體,推送法律條例和整治欠薪典型案例,以案釋法引導規范農民工依法維權和企業用工行為。線下結合“檢察官走基層”“政法大走訪”等工作,組織農村“院壩普法會”、舉辦企業法治講座、開展送法“進工地到企業”等活動,向用人單位和農民工提供法律咨詢。目前,開展法治宣傳216場次,發放宣傳資料5000余份,接受群眾法律咨詢400余人,發布相關典型案例和普法信息700余條。
“分項”監督,實現“安薪”目標。對各類欠薪行為實行“分項臺賬管理、分項移送線索、分項實施監督”。充分發揮檢察機關刑事檢察懲處、民事檢察支持起訴職能,加強勞動、司法、法院等部門聯動,依托兩法銜接、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等機制,重點針對采煤及煤炭加工、工程建設項目等欠薪易發多發行業領域,精準打擊整治各類惡意欠薪行為。同時,以欠薪企業為突破口,對重點問題環節開展“穿透式”監督,把事前預防、事中參與、事后監督有效銜接,促進“案結事了政和”。目前,辦理支持起訴案件27件,幫助195名農民工討回薪資863萬余元。
“分類”救助,彰顯“溫薪”關懷。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對被執行人確無履行能力,且申請執行人為低保戶、殘疾人、涉軍人員等特殊群體的執行案件,根據被拖欠勞動報酬數額、家庭困難情況開展分類救助,修復因欠薪滋生的各類社會矛盾,及時為群眾紓難解困,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如,水城區檢察院在辦理李某某等31人行政執行申訴監督案時,因涉案被執行公司無財產可供執行,工資被拖欠達3年之久,水城區檢察院迅速啟動司法救助程序,通過與信訪、民政等部門溝通協調,組織檢察公開聽證,為李某某等人發放司法救助金10.2萬元,緩解其生活燃眉之急。
“分策”整治,推進“欠薪”溯源。因癥施策解決欠薪問題治理中線索移送不及時、部門信息不對稱、問題整改不到位等突出問題。通過建機制促協作,市縣兩級檢察機關主動與勞動、信訪、法院、司法等部門建立完善農民工討薪協作機制8個,讓治理欠薪工作更加規范高效。通過發建議促整改,“抓系統”以點帶面,“系統抓”堵塞漏洞,針對辦案中發現的普遍性、苗頭性問題,共向相關部門發出檢察建議58件,推動實現源頭治理。2022年以來,為400余名農民工討回薪資1044萬余元。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黃瑤
編輯 魯媛
關鍵詞:
資訊 23-03-24
資訊 23-03-24
資訊 23-03-24
資訊 23-03-24
資訊 23-03-24
資訊 23-03-24
資訊 23-03-24
資訊 23-03-23
資訊 23-03-23
資訊 23-03-23
資訊 23-03-23
資訊 23-03-23
資訊 23-03-23
資訊 23-03-23
資訊 23-03-23
資訊 23-03-23
資訊 23-03-23
資訊 23-03-23
資訊 23-03-23
資訊 23-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