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創新筑牢民生底線

時間:2023-01-25 03:12:25 來源: 青海日報



(相關資料圖)

本報訊 (記者 倪曉穎) 2022年以來,西寧市統籌推進各項民政工作協調發展,全面完成國家級社會救助“物質+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形成了具有西寧特色的“五個一”工作模式,6.76萬人次困難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救助服務需求得到滿足。

西寧市全面推廣“物質+服務”救助模式,在全面總結“物質+服務”改革試點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工作內容和范圍,推動社會救助制度改革縱深發展,滿足困難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生活需求,為全省社會救助改革創新提供西寧樣板和示范。全面實施家庭照護床位建設,打造“1+1+7”養老照護服務模式,依托西寧市“12349”智慧養老平臺,通過全市互聯、上下貫通的信息化平臺,為享受照護服務的老年人提供“線上+線下”的個性化智能照護服務。同時,針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所盼所求,確定了7大類23項醫療照料、康復護理、心理慰藉及信息化服務,并將高原病護理納入服務范圍,體現了地域特色。目前,全市共安裝家庭照護床位2480張,為3.2萬人次困難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有效破解了居家老年人的照護難題。

開展了殘疾人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試點工作,西寧市城西區、城北區、城中區、湟中區、湟源縣設立20個以區域性服務點輻射周邊城鄉社區59個康復輔助器具區域性租賃中心服務點,推動康復輔助器具租賃試點由點向面發展,建成覆蓋周邊城鄉社區的服務網絡,不斷滿足老年人、殘疾人和傷病人多層次,多樣化康復輔助器具配置服務需求。同時,打造“1+3+N”智慧民政“E”體化信息服務平臺,實現社會救助、養老服務、社區治理等民政工作數據“多數同源、一源多用”,形成“便捷、可觸及、有溫度”的幸福西寧民政服務網。依托智慧民政信息服務平臺,打造集“申請、救助、服務、監管”于一體的綜合性智慧救助平臺,開展主動發現和即時救助,通過手機App申請、電腦終端派單、社會組織接單等小程序,推動困難群眾救助“指尖辦”“網上辦”。并通過全市互聯、上下貫通的智慧養老信息化平臺,為享受照護服務的老年人提供“線上+線下”的個性化智能照護服務。

《青海日報》(2023年01月25日 第1版:要聞)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加入我們 廣告服務 網站地圖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4-2022 www.lun7777.cn

如有意見請與我們聯系 郵箱:317 493 128 @qq.com

粵ICP備2022077823號-5    信息網 版權所有